从海上救援到回乡抗疫,我成了村里连买带送的“快递哥”|我的战“疫”(一〇〇)
无数次,我在急风险浪中出生入死,茫茫大海是我的“战场”。“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,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”——我始终铭记着中国救捞精神,现在湖北老家成了我的“战场”。
首发:“新华每日电讯”微信公号(ID:xhmrdxwx)
口述:杨永锐|33岁|船员|广东广州
整理:田建川|新华每日电讯记者
终于解放啦!封村一个多月后,村里撤掉了所有卡口。
乡亲们终于可以自己去镇上买菜了。那些想出去打工的人,都迫不及待地准备返岗出行证明,两名村民也从湖北老家回到了广东东莞的工厂......
我是村里唯一的一名志愿者。封村期间,我既当采购员,又当巡查员、测温员,身兼数职。如今,“无职一身轻”,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。
走在大街上,乡亲们一扫曾经的心理阴霾,看见我便开起玩笑来:“十年才回家这一次,不知道下回看到你是啥时候!”
我忙点头打招呼,也跟着放松地笑了。回想过去一个月的回乡经历,终身难忘。
今年春节前,我带着老婆孩子和父母,从广州回到湖北监利县汴河镇红联村——这是我十年来第一次回湖北老家过年。
没几天,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来。县城封了,乡镇封了,村子封了,形势越来越严峻。
各方救援力量相继驰援湖北,外省医疗队主动请缨来到疫区一线,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。
我是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救助船队的一名普通船员。无数次,我在急风险浪中出生入死,茫茫大海是我的“战场”。
“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,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”——我始终铭记着中国救捞精神。西沙群岛倾覆渔船大营救、台风“天鸽”海上险情、马航370失联人员搜救.....很多重大的海上救援任务我都参加过。
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应急抢险,现在湖北老家成了我的“战场”。戴上镇里下发的“疫情防控巡查员”红袖章,我马上投入到农村一线防控工作中。
2020年2月12日,杨永锐晚上在村内巡查。受访者供图
与城市社区的防控不同,村庄没有围墙,进出入的路口多,巡查难度大。村里老人多,防控意识淡薄,喜欢在大街上扎堆儿聊天,甚至都不戴口罩。
好多年没回老家了,回来就管这管那的,自己也感觉不好意思。可作为巡查员就要及时劝离,讲清楚“待在家里为国家做贡献”,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
刚封村时,有些村民不适应,晚上还想去打麻将。为了杜绝茶馆、麻将馆私自开放,造成人员聚集,我们每天晚上7点后还要巡查。
夜里格外安静,连自己的脚步都听得清清楚楚。
我们村小组有7个大队,共2000多人。其中,有武汉返乡人员的18户。每天进门入户测量体温,一趟串下来要三四公里,全部测完要两三个小时。
除了是巡查员、测温员,我还是采购员。当时,只有采购员才有实名通行证,村民没有证,村镇上设的卡口都无法通过。
2000多人的村子,开始时只有两名采购员。我如果请假休息,乡亲们要买的物资,就有可能无法保障。
做采购员十分辛苦,光收集购买需求就特别费功夫。当时,村里还没有微信群,有的老人又不会用智能手机,都得挨家挨户上门问。
我让他们把自家的需求写到小纸条上,收完了再到镇上购买。由于不能使用小汽车,我就从叔叔家借了辆电动三轮车往镇上跑。
有一些商品价格比平常贵不少。为了让乡亲们心里有个明白账,每家每户都做成一个单,结账后打出小票放在袋子里。这样每单多少钱都很清楚,但消耗的时间也长。
由于购买量大,一天往镇上跑两三趟都是常事。购买的总金额有三四千元,我都是先微信支付,回来后分发到户时,乡亲们再付款给我。
封闭的时间长了,购买物资的需求也多样起来。刚开始都是买粮油米面和蔬菜,后来,买零食、文具、烟酒、纸尿片、卫生巾的需求也多了。作为“跑腿的”,我都力所能及地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。
一些乡亲见我们很辛苦,总会多付几块钱凑个整数,想给我们“辛苦费”,比如195块钱的东西,付给我200元。
我坚决一分钱不多拿,把钱退给他们。我是志愿者,怎么可能从乡亲们手里揩油!
累点都不算啥,最让家人操心的,是我被感染的风险。因为每天都接触武汉返乡人员,万一“中招”了呢?
我安慰他们说,在海上营救,风险也很高,我不都挺好的?然而,也是怕啥来啥,有一次体温异常,让家人和我惊出一身汗。
2017年8月23日晚,杨永锐(左一)在海上救助台风“天鸽”中遇险者。受访者供图
2月19日,天很冷,寒风嗖嗖。巡查、测温,忙了一上午,刚回到家准备吃饭,接到村支部书记的电话:村里一个小孩从楼梯上摔了下来,需要我带上通行证和他们一起去镇卫生院就医。
我立刻放下碗筷,骑上电动车随他们前往医院检查。回家时,已经下午两点了。我感觉头蒙蒙的,连累带乏,回到家倒头就睡。
醒来,头痛欲裂,用额式体温计测量,38.2℃!测了几次,都偏高。
怎么办?可能是天冷着凉了?不,万一是被感染了呢?我心里纠结了半天,不能自我安慰,也不能抱有侥幸心理。为了家人的健康,我决定自我隔离观察。
我在家戴起了口罩,晚饭时,使用的也是一次性碗筷,站在屋子外面吃饭。我老婆对女儿说,先不要靠近爸爸。
女儿才5岁,以为要失去爸爸了,哭得死去活来。我耐心地告诉她,爸爸不一定是感染了坏病毒,可她还是止不住哭。看着她哭红的眼睛,我心里很难受。
晚上,在单独的小房间里,我辗转难眠。我告诉自己,不管结果怎样,都要坚强面对。
长夜漫漫。第二天测温,正常了!一场虚惊,我长长地松了口气。刚刚恢复,我也没有请假,骑上电动三轮车继续采购了。
我们村到镇上有3公里,天气好时无所谓,天冷时就觉得这段路很长。有几天,寒冷刺骨,还下起了小雪,风很大,骑车时都会被风吹偏。
尽管如此,但每次满载而归,乡亲们朴实地笑着向我道谢,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。累点就累点,值!
如今,这都过去了。看着眼前葱绿的田地,我想起那句话: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。
我的战“疫”99|上海奶奶写信寻找湖北一家人,击中了父亲心里最柔软的地方
我的战“疫”98|村里人这回再不敢吃野味,有人还把鳝鱼放生了
我的战“疫”97|“方舱小品哥”:本想缓解患病媳妇的孤独,没想到自己火了
我的战“疫”95|大爷大妈憋不住,总惦记使点“高招”绕过限行令
我的战“疫”94|“单枪匹马”穿越疫线,58岁卡车女司机跑了快两万公里
我的战“疫”93|我在米兰大教堂外发口罩,还不如卖艺者的人气高
我的战“疫”92|民营医院打起仗来一样拼命,治病救人没有“公私”之分
我的战“疫”91|“好口罩要留给医护人员”,为何在这里还值得商榷呢?
我的战“疫”90|重症丈夫推着轮椅上的危重症妻子,每天奔走上万步
查看更多文章,请点公号底部菜单栏“抗疫报道”。
监制:刘荒 | 责编:刘婧宇 | 校对:李文波